赢赢顺配资 此人是匈奴单于后裔,被司马昭软禁,却成西晋的掘墓人_刘渊_呼厨泉_扶罗
公元216年,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前往邺城,朝见当时已经成为魏王的曹操。然而,呼厨泉未曾料到,这一趟访问将意味着他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部落。曹操以“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国”之名,软禁了呼厨泉,并加强了对南匈奴的控制。为了进一步稳固统治,曹魏要求南匈奴各部首领的儿子前往洛阳,实际上这些人质成为了政治博弈的筹码。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当时曹魏的权臣,司马昭不曾想到赢赢顺配资,在这些被视为“人质”的南匈奴后代中,竟然有一个人最终成为了西晋的“掘墓人”。这一切的发生,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?
一、继任单于之后
这个特殊的“人质”正是刘渊!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裔,随着匈奴与汉朝的和亲,匈奴单于的后代开始采用汉姓,因此刘渊的家族姓刘。东汉末年,黄巾起义爆发,南匈奴的羌渠单于是派遣其子于扶罗率军前来援助。谁料匈奴国内发生变动,羌渠单于被杀,导致于扶罗留在中原自立为单于,并深陷东汉末年的战乱之中。公元195年,于扶罗去世,其弟呼厨泉继任成为单于。尽管呼厨泉多次与曹操交战,但最终他还是被曹操降服。为了彻底掌控南匈奴,曹操在216年将呼厨泉软禁,并将其部众分为五部,其中以豹为左部帅,其他各部均由刘氏后裔担任领袖。刘渊作为于扶罗之孙,便是其中的一员。
二、洛阳的“人质”生活赢赢顺配资
展开剩余67%虽然刘渊是匈奴人,但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汉化教育,学识渊博,且武艺高强。刘渊从小便学习汉族经典,拜汉人崔游为师,学习《毛诗》、《京氏易》、《马氏尚书》,尤其对《春秋左氏传》和《孙吴兵法》有浓厚兴趣,并能背诵其中的精髓。他不仅注重文艺修养,武术也练得相当精湛,尤其擅长弓箭射击,体力和技巧均超群。他的文武双全和英俊的外表深受太原王浑的赏识,王浑对其推崇备至。
在曹魏的咸熙年间,刘渊作为人质来到洛阳,受到了司马昭的礼遇。随着西晋的建立,刘渊在王浑的推荐下被晋武帝司马炎召见,并赢得了帝王的好感。甚至有官员建议让刘渊领兵平定东吴以及秃发树机能的叛乱。但由于朝中部分人的反对,认为刘渊与汉族不同,其心必异,最终这一提议未能实施。司马攸更是公开表示:“陛下不除刘元海,臣恐并州不得久宁。”这表明,尽管刘渊的能力被部分人看好,但由于他不是纯粹的汉族血统赢赢顺配资,朝中还是存在很多怀疑和担忧的声音。
三、反晋起义
公元279年,刘豹去世,刘渊接任南匈奴左部帅,虽然西晋继续封他为建威将军、五部大都督、宁朔将军等职务,表面上刘渊依然在西晋的控制下,但他深知自己仍未脱离枷锁。晋惠帝即位后,天下爆发了“八王之乱”,战乱四起,刘渊的堂祖父刘宣趁机召集五部人马,推举刘渊为大单于。刘渊巧妙地欺骗司马颖,返回左国城后,开始起兵反抗西晋。
304年,刘渊自称汉王,年号元熙,并追谥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刘渊在与西晋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上风,屡次取得胜利。308年,刘渊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,正式自立为帝,年号永凤。310年八月,刘渊病逝于平阳,虽然他未能在位期间彻底灭掉西晋,但无疑他是西晋的“掘墓人”。刘渊的儿子刘聪继承父业,攻破洛阳、长安,最终于316年灭掉西晋,俘杀晋怀帝与晋愍帝,彻底结束了西晋的统治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创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